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祖籍涼州晉昌郡。明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繪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tǒng),色彩艷麗清雅,體態(tài)優(yōu)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此卷繪松樹、丹楓黃葉,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錯落于溪岸石間。人物或促膝對酌,曳杖閑步,或憑欄觀釣,或吹笛濯足。皴山以披麻融入帶水斧劈長皴,山石以石青加墨漬染,受陽面露白,表現(xiàn)凹凸明暗,富有立體感。繪葉采夾葉法,加染花青、朱砂、藤黃,設(shè)色明艷。整卷筆精墨妙,意境更好。 畫卷自題「太平時節(jié)英雄懶」,抒發(fā)滿腔抱負,但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拖尾題跋者陸治、程大倫、顧德育、居節(jié)皆為文征明門生,另有王寵嘉靖二年春(一五二三)書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