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遠(yuǎn)(1140年—1225年),字遙父,號欽山,河中(今山西永濟(jì))人,生長在錢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繪畫大師。出身繪畫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寧宗兩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人物、花鳥,山水取法李唐,筆力勁利闊略,皴法硬朗,樹葉常用夾葉,樹干濃重,多橫斜之態(tài)。樓閣界畫精工,且加襯染。喜作邊角小景,世稱“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鳥常以山水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與李唐、劉松年、夏圭并稱“南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圖》《水圖》《梅石溪鳧圖》《西園雅集圖》等。
這幅《水墨百花圖》是南宋畫家馬遠(yuǎn)的代表作之一,現(xiàn)該畫收藏于故宮博物院。
鈐印:
收藏印: “棠村”、“蕉林梁氏書畫之印”等,有乾隆、嘉慶、宣統(tǒng)鑒賞印及清內(nèi)府鑒藏印多方。
著錄書籍:
《石渠寶笈》著錄。
簡要介紹:
唐代詩人吳融的《折枝》詩中寫:“不是從來無本根,畫工取勢教推折?!彼f即折枝花之妙處。
這幅《百花圖》卷的構(gòu)圖即取 “折枝花”的形式,擷取自然花卉中最具特征的局部入畫,
較之整體描繪更見細(xì)膩動人。
畫面上花鳥之間穿插自然,毫無牽強(qiáng)拼湊之意。其間又點綴蜂、蚊、蜻蜓、蝴蝶、游魚、青蛙之類,
顯得生意盎然。全卷純使水墨,亦加白描花卉,除卷首的梅花近似揚(yáng)無咎的畫法略帶寫意筆外,
其他全用墨筆工寫,以墨代色,兼勾勒墨染與白描,且融入了沒骨畫法,體現(xiàn)了宋工筆花鳥精密不茍的畫風(fēng)。
又以單純的水墨代替艷麗的設(shè)色,呈現(xiàn)出清淡典雅的情趣。
一脫繁復(fù)刻板的院體末路,突破了傳統(tǒng)花鳥畫的時空限制,呈現(xiàn)出嶄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