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奇峰(1889—1933),晚清畫家,名嵡,字奇峰,以字行,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今廣州)人。留學日本,同盟會員,與兄高劍父、陳樹人畫脈相連,畫技相高,有“二高一陳”、“嶺南三杰”、“嶺南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等盛譽。其人品高潔,“發(fā)揚真藝,領袖藝壇”(徐悲鴻)。畫海橫舟,劈波至勇,不薄墓碑“畫圣高奇峰之墓”(林森書題)中民國“畫圣”之名,時光如梭,頌聲日高。 高奇峰的代表作品有《海鷹》、《白馬》、《雄獅》、《怒獅》、《虎嘯》、《孤猿啼雪》、《山高水長》等。出版有《高奇峰先生遺畫集》。
此畫上有一老松,枯椏叉上,猿猴面向觀眾,上肢抓著松枝,雙腳攀緣在樹枝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下方,猿猴關切的心情,溝通了動物和人的心靈。猿猴全身毛茸茸的,眼神、鼻孔、嘴巴的描述,具有嚴格的寫生訓練,解剖比例均合法度,技法精到,但不拘謹。畫家充分發(fā)揮了渲染的技法,不僅猿身上的絨毛層層渲染,連背景月亮外的環(huán)境,也用淡色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