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1896-1963年),姓愛新覺羅,北京人,滿族,清恭親王奕之孫。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齋號省心齋、寒玉堂。溥儒自幼飽學(xué),稍長專心研究文學(xué)藝術(shù),能詩善畫。擅長山水、人物、花鳥、走獸。山水以“北宗”為基,筆法以“南宗”為法。
本幅由溥儒繪于一九四六年,畫中岸渚竹叢中,白鷗涉水,風(fēng)過,竹搖波蕩,天趣自生。
作品以細筆勾勒形態(tài),用線輕重頓挫,動中有靜,流暢且富有節(jié)奏,水墨渲染得法,濃淡相宜。款識:白鷗泛清溪,溪水靜如月;出人殊未來,獨詠心高潔。丙戌秋日擬宋人筆意寫于昆明湖上。心畬。鈐?。骸镐呷逯 ?、「心畬」、「一朵紅云」。相關(guān)數(shù)據(jù)
謂「擬宋人筆意」,實臨自宋畫院崔白之〈竹鷗圖〉,乃清宮舊物,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編,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翌年秋,另有白描同稿者,現(xiàn)藏吉林省博物院,題「寫邊鸞畫意」,更上溯唐人,或為托古之辭。
參考資料:
吉林省博物院藏白描本可參見〈松窗采薇─溥心畬繪畫作品集〉,北京畫院編(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二○一三年十月),頁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