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1896-1963年),姓愛新覺羅,北京人,滿族,清恭親王奕之孫。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齋號省心齋、寒玉堂。溥儒自幼飽學,稍長專心研究文學藝術,能詩善畫。擅長山水、人物、花鳥、走獸。山水以“北宗”為基,筆法以“南宗”為法。
作《松風對弈圖》是一幅罕見的山水人物畫。全幅取高遠構圖,近景繪樓閣、樹石以及屋內(nèi)對弈和亭臺游玩的人物;遠景繪高聳的山巒和樓閣,極具仙境的韻致。全幅色彩上運用了花青和赭石的漸變。構圖雖然注意拉開了空間中的層次,但不像宋元山水那樣給人自足的感覺,而是由明顯的截取感,使人們似乎同時望見了條幅之外層疊的群山。這種切割的感覺是畫家精心提煉的結果,也是畫面精到之處。山石、松樹、樓閣、亭臺是溥儒繪畫中常見的要素,而且往往是山空屋閑,不見人煙;此作卻是在畫面中繪制了四五個人物。與古人相比,溥儒的一生也是在紛亂的歷史進程中漂泊流離,但是他始終保持了一份向往山林的隱逸之心,并以此作為亂世之中特有的精神排遣,是他心靈歇息的處所。正是這種感受和需求使得他的作品和一般的盲目復古之作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顯得感人尤深。
溥儒的畫在筆法上具有北宗的厚重古樸,而在意境上卻顯示出南派的蕭遠淡泊。正所謂“寧靜以致遠”也。然“文章千古事,得是寸心知”,從畫幅中深邃穩(wěn)健的風格與清雅淡逸的意境之間的交織中,我們終能體會到畫家曠闊高深的情懷。
款識:魚戲多深藻,蟬鳴但放林。心畬。
鈐?。号f王孫(朱文)溥儒(白文)一朵紅云(朱文)
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