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熙(1801~1860),字醇士,號鹿床、榆庵、莼溪、井東居士、鹿床居士,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進士,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歸,主講崇文書院。詩、書、畫均有造詣,與湯貽汾齊名。其山水畫名重一時。
論道圖是清代畫家戴熙的代表作之一,畫面遠處山巒起伏,樹林茂盛,行云浮動于山間。山泉在云嵐下匯成小溪,匝谷而下。畫面中間幾間小屋被山石環(huán)繞,立在這山色之中,格外有意境。岸邊幾株高大的松樹郁郁蔥蔥,為小屋遮蔭。屋內(nèi)掃地焚香煮茗,弦詩讀畫捶琴,談詩論道好不愜意。報道的客人從遠處而來不知其家就在深云之中。整個畫面明快秀雅。此圖結(jié)構(gòu)精微,風(fēng)度閑逸;筆墨清潤,全無俗氣
款識:長松高蔭石徑,叢竹密護荊扉。新拓水牕六扇,最宜山色四圍。掃地焚香煮茗,弦詩讀畫捶琴,報道客來塵外,不知家住云深。擬香光法漫題六言詩一章,咸豐九年六月,醇士戴熙。
鈐?。捍魑酰ò祝?鹿床(朱)
鑒藏印:高陽李氏審定(朱) 芝陔審定真跡(朱) 叔彝珍藏書畫之記(朱)
說明:李在銑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