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城縣(今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后省刪定官、御史檢法。李龍眠即李公麟,字伯時,祖籍安徽舒城。因安慶桐城城北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于山下,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后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好古博學,長于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風痹致仕,歸居龍眠山莊,自作《山莊圖》,為世所寶。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維摩居士像》、《免胄圖》等。
蓮社圖卷為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代表作之一,此圖所畫的宗教故事,說的是東晉僧人惠遠等十八人在廬山東林寺建蓮社,提倡“彌陀凈土法門”。畫中晉代高僧惠遠等在廬山白蓮池畔結(jié)社參禪,畫幅前后兩端各有印鑒,從左至右觀看整幅畫面,慧遠大師率眾精進念佛,其端坐中間,四周有弟子,有參佛者,其中一人伸展腿部用手揉捏,似端坐已久。一持扇老者正向遠處觀望,眾人神態(tài)各異。再往又看山石之上站著一僧人正在觀望他們,一持杖老者背著包袱也正在向此地趕來。畫幅中間有一蓮花池,池塘中蓮葉荷花正盛,池塘左邊幾人正倚案而坐,正在交流切磋。在他們旁邊一人端茶,一人煮茶,一人看火。一石柱旁邊繪有兩棵筆直的竹子。一只梅花鹿在荷塘邊上,荷塘右邊楊柳依依,繪有兩棵茂盛的柳樹,柳樹之下兩個僧人正在交流,一旁站有一個侍從。右邊松石之下三個人正在參拜神像。再往右穿過小橋,一人正在請教僧人。畫幅右端一人騎著馬,其侍從舉著傘為其遮蔭,一侍從挑著行李。還有一老者坐著簡易的轎子,正往此地趕來。整幅畫面人物占的位置和比重突出,面目、服飾的細節(jié)描寫具體,生動傳神,線描瘦挺縝密,圓熟有余。山石的畫法,老到而有力度,烘染大膽濕潤,凸現(xiàn)了人物在畫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