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筌(公元約903—965年),字要叔,五代西蜀畫家。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雪中白鷺 立軸
雪中白鷺 立軸
。17歲時即以畫供奉內(nèi)廷,曾任翰林待詔,主持翰林圖畫院,又任如京副使。任前后蜀宮廷畫師40余年。官至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擅山水、人物、龍水、松石,尤精花鳥草蟲,師法李踦、孫位,對刁光胤的花鳥畫師法尤深,并加增損,創(chuàng)出一種新的風格。其花鳥畫重視觀察體會花鳥的形態(tài)習性,所畫翎毛昆蟲,形象逼真,手法細致工整,色彩富麗典雅。因他長期供奉內(nèi)廷,所畫多為珍禽瑞鳥,奇花異石,畫風工整富麗,反映了宮廷的欣賞趣味,被宋人稱為“黃家富貴”。今有《寫生珍禽圖》傳世。子黃居宷、黃居寶等亦擅花鳥,承其父法,黃居宷有《山鷓棘雀圖》傳世。黃氏父子的畫風深得北宋宮廷喜愛,對宋代院體畫有極大影響,長時間內(nèi)成為畫院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標準。與徐熙并稱“黃徐”。風格上“黃筌富貴,徐熙野逸”。
寫生珍禽圖 黃筌傳世的重要作品。畫家用細密的線條和濃麗的色彩描繪了大自然中的眾多生靈,在尺幅不大的絹素上畫了昆蟲、鳥雀及龜類共24只,均以細勁的線條畫出輪廓,然后賦以色彩。這些動物造型準確、嚴謹,特征鮮明。鳥雀或靜立,或展翅,或滑翔,動作各異,生動活潑;昆蟲有大有小,小的雖僅似豆粒,卻刻劃得十分精細,須爪畢現(xiàn),雙翅呈透明狀,鮮活如生;兩只烏龜是以側(cè)上方俯視的角度進行描繪,前后的透視關系準確精到,顯示了作者嫻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筆墨技巧,令人贊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