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紹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唐代興國清德鄉(xiāng)(今江西興國縣長崗鄉(xiāng)上社)人,江南第一宰相。系三國魏國太傅、著名書法家鐘繇的第17代世孫,歷史上把鐘姓這兩個著名書法家,鐘繇稱“大鐘”,鐘紹京稱“小鐘”。江西地方志列“十大鄉(xiāng)賢”之一。官至中書令,越國公。有《靈飛經(jīng)》等作品傳世。為紀念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鐘紹京,鐘氏后人于清嘉慶八年(1803年)修建的“越國公祠”顯示了江南第一宰相鐘紹京鐘氏家族名望的顯赫與遷徙的源流。
靈飛經(jīng)是道教經(jīng)名,主要闡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一卷?!稘h武內(nèi)傳》謂此經(jīng)用于請命延算、長生久視、驅(qū)策眾靈、役使鬼神。 《靈飛經(jīng)》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無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鐘紹京書,但啟功先生認為只是無名經(jīng)生所書。鐘紹京,字可大,虔州贛人。官至中書令,越國公。書學二王、褚、薛,在當時是享有盛名的書家,時號“小鐘”,也是收藏家,個人收藏名家真跡數(shù)百卷?!鹅`飛經(jīng)》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后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