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1308-1385)元畫家。字叔明,號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后來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綜合出新風(fēng)格。王蒙能詩文,工書法。尤擅畫山水,得外祖趙孟頫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面目。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fù)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xiàn)林巒郁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于黃公望,后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合稱為“元四家”。
王蒙創(chuàng)造的“水暈?zāi)隆保S富了民族繪畫的表現(xiàn)技法。他的獨特風(fēng)格,表現(xiàn)在“元氣磅礴”、用筆熟練、“縱橫離奇,莫辨端倪”?!懂嬍防L要》中說:“王蒙山水師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惲南田更說他“遠(yuǎn)宗摩詰(王維)”。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兩種,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筆,以用筆撳變和“繁”著稱;另一是用“淡墨鉤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余地,再加以破點,望之郁然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