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年(約1155-1218)南宋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間(1174-1189)畫院學生,紹熙間(1190-1194)升畫院待詔。寧宗(1195-1224)時進《耕織圖》被朝廷看重,賜金帶,為“南宋四大家”之一。工山水、人物、界畫,師承李唐,畫風筆精墨妙,清麗嚴謹,設色典雅,界畫工致。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張丑詩云:“西湖風景松年寫,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圖醉叟,數(shù)峰眉黛落齊紈?!彼嬋宋锷駪B(tài)生動,衣褶清勁,精妙入微。松年是位愛國畫家,擁護抗金,反對投降,曾苦心孤詣畫《便橋圖》,希望統(tǒng)治者效法唐太宗戰(zhàn)勝強敵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還畫《中興四將圖》,表彰岳飛、韓世忠等民族英雄之偉績。傳世代表作《四景山水圖》卷及《天女獻花圖》卷,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開禧三年(1207)作《羅漢圖》軸和嘉定三年(1210)作《醉僧圖》軸,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雪山行旅圖》軸,藏四川省博物館;《中興四將圖》卷傳為其所作,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本院藏畫中,有三幅劉松年畫羅漢,每幅都款署「開禧丁卯(1207)劉松年畫」,此軸即為其中之一。幅中羅漢濃眉高鼻,貌若印度高僧,身著右袒式袈裟,倚樹沈思。身側隨侍的和尚以衣袂承接樹上長臂猿所摘之石榴,身前尚有二鹿仰觀,畫面生動。此羅漢臉上滿布皺紋,雙眉蹙起,神情專注,栩栩如生。全作用筆變化多端,衣紋流暢羅漢頭後的圓光,及三樹枝柯掩映,層次分明。全畫敷色妍麗,繁縟精美,皆臻絕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