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陸堅,字子久,號一峰,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元代畫家。后過繼永嘉府平陽縣(今浙江蒼南縣)黃氏為子,居于虞山小山,因改姓黃,名公望。中年當(dāng)過都察院掾吏,后皈依全教,別號大癡道人,在江浙一帶賣卜。
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zhèn)、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之談。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
此幅《丹崖玉樹圖》為黃公望的晚年之作。紙本,設(shè)色,縱101.3厘米,橫43.8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1959年,中國對外文化聯(lián)絡(luò)委員會在籌劃一項書畫展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黃公望的一幅畫。經(jīng)專家鑒定,這幅畫便是其淺絳山水畫的代表作《丹崖玉樹圖》。本圖無作者款印,由圖中時人張翥的題款“一峰居士精神健,此筆前生應(yīng)畫師”可知此圖為黃公望所作。另有陸行直、王國器、徐霖、無名氏等多處題款。裱邊有明董其昌二跋,清潘亦雋一跋。此畫曾被董其昌、張見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