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琦(1773-1828),清代畫家。字伯韞,號香白,又號七薌、玉壺山人、玉壺外史、玉壺仙叟等。回族,先世本西域人,松江(今上海市)人,宗法華巖,喜用蘭葉描,仕女衣紋細秀,樹石背景簡逸,造型纖細,敷色清雅,創(chuàng)立了仕女畫新的體格,時人稱為改派。
錢東像
改琦
軸紙本設(shè)色縱35.9厘米橫50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錢東是乾隆嘉慶年間的畫家,
字東皋,號袖海,又號玉魚生,在當(dāng)
時享有盛名,這是改琦為其所作的
遺像。
此圖將錢東畫成禪定遺照,從
格式到構(gòu)思,含意都很獨特。這幅作
品一反一般先人遺像的陳局舊格,
寫錢東穿一身白色僧服,作佛弟子
居士打扮,端坐蒲團之上。蒲團安置
在枯藤虬蟠的古樹枝杈間,綠葉垂
蘿成蔭。樹旁石案上置放著貝葉、經(jīng)
卷和靈芝、石磬等物。主人公儼然是
位潛心參禪、面壁成佛的修行者,而
不同于通常的遺像。畫家如此描繪,
并非錢東生前就是一位居士或虔篤
的信徒,而是為了強調(diào)他超塵脫俗
的品行和清凈無為的志向,并以此
來稱頌他一生,寄托后人的思念。畫
面背景以工筆重彩細加描繪,人物
面部的刻畫是全畫精華所在,細加
暈染,有栩栩如生之感。圖上有諸家
題詩。改琦所作肖像,重視環(huán)境、背
景的襯托和渲染。這幅《錢東像》在
選擇環(huán)境方面更具典型性,有力烘
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精細秀逸的
用筆,清雅色彩,也使作品呈現(xiàn)出鮮
明的個人特色,產(chǎn)生優(yōu)美悅目的藝
術(shù)效果,從而成為一幅傳世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