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從義(約1502—1393),元末畫家。上清
官道士。字無隅,號(hào)方壺、不芒道人、金門羽
客、鬼谷山人,貴溪(今屬江西)人。奉正一道。
擅畫云山墨戲,筆致跌宕,意境蒼茫,頗得董
(源)、巨(然)、二米(米芾、米友仁)遺韻,在
“元四家”外,與高克恭齊名。能詩文,并工
古篆、隸書、章草。傳世作品有《高高亭圖》、
仆申岳瓊林圖》、《云山深處圖》等。
東晉風(fēng)流圖
方從義
長(zhǎng)卷 紙本 水墨 淡設(shè)色 縱25.4厘米 橫133.3厘米
(美)私人藏
此圖寫王羲之坐于岸邊水榭之上,溪山環(huán)抱,景色怡人。
近處山石以披麻皴畫,勾線粗放、簡(jiǎn)率。墨染明暗,顯出凹
凸感。霧中竹影稀疏,全以淡墨勾點(diǎn),或隱或現(xiàn),變幻不定。
對(duì)岸小溪自遠(yuǎn)處流來,注入江中,激起重重波紋。岸邊坡腳
純用水墨揮灑,再點(diǎn)以雜草,境界蒼茫深遠(yuǎn),令人神往。全
卷筆法雄放,濃淡暈染自有一股清奇之氣。真是“放縱瀟灑,
無塵俗氣。”圖左自題:“吳思敬家藏禊貼最佳,又求仆圖之。夫
以右軍之辭翰, 豈可再著筆耶!乃復(fù)惶恐寫之如此。時(shí)歲在
上章困敦子月六日,上清羽士方方壺識(shí)。是日極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