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1269—1554),元代畫家。
本姓陸,名堅,平江常熟(今屬江蘇)
人; 出繼永嘉(今屬浙江)黃氏為義
子,其父90,始得之,有“黃公望子
久矣”之語,因名公望,字子久,號
一峰、大癡道人,晚號井西道人。幼
有神童之稱,稔經史,工書法,通音
律,善散曲,最精山水畫,晚年水墨
畫,運以草籀筆法,皴筆不多,蒼茫
簡遠,氣勢雄秀,有“峰巒渾厚,草
木華滋”之評。設色多用淡赭,稱“淺
絳”(此實創(chuàng)自公望),山頭多攀石,以
雄渾見勝。與吳鎮(zhèn)、倪瓚、王蒙合稱
“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冠”。對明、
清山水畫影響甚大。著有《富春山居
圖》、《天池石壁圖》和《九峰雪霽圖》。
水閣清幽圖
黃公望
立軸 紙本 水墨
縱104.5厘米 橫67.3厘米
此圖寫深山隱居之景。遠處巒峰坡石跌宕交錯,叢樹虛
漾隱約。溪水自林木叢中繞過隱落的山房,蜿蜒而前。溪岸兩
旁,雜木繁茂,枝葉蔥郁,青翠欲滴。在構圖及用筆上,旨在
描繪淡然、靜寂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