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本孝(1621-1693),清代畫家,字務旃,號鷹阿山樵,別號黃水湖漁父、太華石屋叟等,和州(今安徽省和縣)人。性喜交游,與畫家、詩人漸江、龔賢、石濤等友善。善畫山水,創(chuàng)作上主張學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強調要“以天地為真本”和“我用我法”。所作多為卷冊小景,風格學元代倪瓚、王蒙、黃公望等而自出新意。善用干筆焦墨,構圖疏秀,意境清遠枯淡,內容多借山水抒發(fā)自己荒僻幽寂的心境和對社會變遷的滄桑之感。畫史將其列入清初新安派。戴本孝生性放達,遍游名山大川,一路廣交朋友,縱情山水,作詩繪畫,創(chuàng)作出諸多精品。
天臺異松圖
戴本孝
立軸 紙本 水墨
縱169厘米 橫76厘米
此圖意寫天臺山水,山巖
相疊,石橋飛架,怪松參差其
間,飛泉直下,一老者隱居于
此。巨壑皴寫不繁,枯筆勾廓,
以渴墨稍事皴擦,意境荒寒幽
僻,深得元人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