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1844.8.1—1927.11.29),原名俊,俊傾,字昌碩,別號缶廬、大龍,苦鐵等,晚年自稱吳字,男,漢族,浙江安吉人。我國近、現(xiàn)代書畫藝術發(fā)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的藝術別辟蹊徑、貴于創(chuàng)造,最擅長寫意花卉,他以書法入畫,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章法融入繪畫,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以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敦厚老辣、縱橫恣肆、氣勢雄強,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畫面用色對比強烈。
此圖中寫
紅梅縱逸繁復、
橫豎交雜, 由
右側(cè)山石后伸
出。左邊一株
枯樹,尚無生
機,被紅梅包
裹映襯,竟也
似有了幾分春
色。梅枝以渴
筆寫出,紅梅
由朱彩點染,
堆霞疊彩。畫
面看似龐雜,
細細品味,卻
極具章法。更
顯出了梅花獨
俏寒冬的風姿。
作家筆墨蒼勁,
畫筆之中,有
書法酣暢淋漓
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