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號云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倪瓚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
倪瓚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cè)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shù)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倪瓚《古木業(yè)篁圖》 :在倪瓚的這件作品中一平坡之上立一巨石,石邊一寒樹獨立,樹旁又有雙竹挺立,并分向左右彎曲生長,其周圍亦有細篁數(shù)叢。構(gòu)景簡潔是倪瓚畫的特點,此作亦通過一石、一樹、數(shù)竹之景構(gòu)成一個荒寒蕭疏的意境。畫中筆法疏率,畫樹以鹿角法,畫石以折帶皴,二者皆用淡墨干筆,畫竹葉亦以輕盈簡率的介字點法。此圖中上方有作者自題詩一道:古木幽篁寂冪濱,班班蘚石翠含春。自知不入時人眼,畫與皎溪古遺民??钍鹪屏稚?。另有馬怡及松泉隱者各題詩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