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榖(1508—1572)字叔寶,自號罄室,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少孤貧,失學,迨壯始知讀書。家無典籍,游文徵明門下,日取架上書讀之,以其余功點染水墨,便覺心通。山水爽朗可愛,蘭竹兼妙,翩翩不名其師學,而自騰踔于藝苑名公間。手錄古文金石書幾萬卷,善書,行法蘇,篆法二李,小楷法虞、歐,每得其妙於法外,然為畫掩,世罕知者。按明史附文徵明傳作壬申(一五七二)六十五卒??脊蕦m博物院藏有萬歷六年(一五七八)客金陵王氏修竹館作蘭竹卷,時年七十一。 作品有《馮元成集》、《明史·文徵明傳》、《列朝詩集小傳》、《蘇州府志》、《明畫錄》、《無聲詩史》、《明史·藝文志》。
此卷繪秀石、竹子、牡丹、水仙及梅花,頗有意趣。構圖嚴謹,用筆精妙,畫面清新風雅,筆墨干濕運用得當,為其精品佳作。這幅畫寫意意味濃厚,繪梅樹用筆灑脫豪邁,水墨韻味十足,花瓣則精心勾勒,形態(tài)各異、疏密有致,將梅花的精、氣、神表現(xiàn)得淋漓精致。
作者以雙鉤畫水仙葉,用筆勁道、造型飄逸,似有清風徐來;描繪水仙花時,亦是細心經營,花朵千姿百態(tài),有的盡情綻放,有的含苞待放。畫幅中用解索皴繪有一石,破筆點苔,再襯以幽篁數枝,一片蔥郁氣象,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不少生機。梅花象征了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作者借此表達對高貴品質的追求,同時也借水仙表達了對生活欣欣向榮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