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都城紹興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東南35里處)。他自創(chuàng)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shù)天才與全才。被后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采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jié)局。并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此圖描繪風雨將作時,二牧童趕?;丶业那榫?,是一幅具有風俗性質(zhì)的小景山水畫畫中以極簡潔的場景,卻烘托了一個極充實的情境,整個牧童、牛、大樹、湖水、葦叢等景物都被置于忽來的風雨主題與氣氛之中因而畫幅雖大,景物雖簡,但仍顯得充實而飽滿畫中用墨、設(shè)色均輕淡細膩,除極好地表現(xiàn)兩牛形體、骨肉的細微變化外,對整個畫面氣氛的烘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