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1] 是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后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后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于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借山圖冊為橫開本,共二十二開本。首頁行書題“借山圖冊”,落款:“白石”,鈐印:白文“老萍”。往后按順序排列,分別是:一、洞庭君山借山圖;二、竹霞洞借山圖;三、松屋游歸借山圖;四、桃花源借山圖;五、春秋家園借山圖;六、秋水鸕鶿借山圖;七、松嶺吟哦借山圖;八、歸帆借山圖;九、補制借山圖;十、垂釣借山圖;十一、逍遙游借山圖;十二、秋山借山圖;十三、鳧汀借山圖;十四、滕王閣借山圖;十五、小橋無人借山圖;十六、春風(fēng)萬里借山圖;十七、清江山居借山圖;十八、石泉悟畫借山圖;十九、秋渡借山圖;二十、雙肇樓借山圖;二十一、葛園耕隱借山圖;二十二、峰回路轉(zhuǎn)借山圖。齊白石用他已經(jīng)枝葉伸展的天才手段,畫出了這一套《借山圖冊》。全冊圖畫書法共計二十三幀,全款全印。圖冊布局曼妙而起伏跌宕,筆墨潤澤,書法老到,脫出古人窠臼,具有完整而輕盈柔美的自我風(fēng)格。是他在“五進(jìn)五出”數(shù)十年后在心靈深處吟頌的“山水詩歌”。齊白石把山水、人物、房舍、鸕鶿、樓宇蘆葦、小船動物,柳樹和山巒、紅日與清風(fēng),都夸張而隨性地表現(xiàn)出了一種共同而有趣的癖好,把神靈的世界、也把繪畫的藝術(shù)手法變成了一種浪漫的組合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