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壽平(1633—1690),初名格,字壽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別號南田,一號白云外史、云溪史、東園客、巢楓客、草衣生、橫山樵者。江蘇武進人。清代著名畫家。創(chuàng)常州派,為清朝“一代之冠”。特點是以瀟灑秀逸的用筆直接點蘸顏色敷染成畫,講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為滿足,有文人畫的情調(diào)、韻味。其山水畫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韻、情趣取勝,與“四王”、吳歷并稱“清初六大家”。他又善詩文和書法,詩被譽為“毗陵六逸之冠”。書法主要學(xué)褚遂良,被稱為“惲體”。
冊頁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惲壽平時年五十一歲。冊頁共十開,花卉其七,山水其三,作者自題為擬古十種。七開花鳥,除了一開水墨竹石仿趙孟頫筆意,其余都是沒骨設(shè)色,正是惲氏當(dāng)行本色。沒骨畫法即不用勾勒,多以暈染造型寫意。此冊中《牡丹》、《桃花》兩開最具典型。牡丹作盛放之態(tài),花辦重重展開,層層疊疊,俱交代清晰,卻不見勾勒的痕跡,只以色彩暈染,造型賦色,一以出之。桃花花辦嬌小,花形簡單,便直接點染而成。這樣的描繪,最能表現(xiàn)花卉的嬌嫩生動,沒有僵滯遲澀之虞,色深而重的,顯得雍容艷冶,色輕而淡的,顯得文秀婉約。惲氏用色,堪稱一絕,重而不俗,艷而不妖,淡則不覺寡淡,輕則不顯輕薄,配搭協(xié)調(diào),恰到好處。其山水分別擬趙伯駒、曹知白、方從義。惲壽平的山水用筆清靈飄逸,氣息俊秀瀟灑,與當(dāng)時主盟畫壇老成持重的四王風(fēng)尚相比,別有一段裊娜風(fēng)流的韻味。惲壽平善詩文和書法,與其繪畫相配,更能相互生發(fā)。惲氏詩格超逸,被譽為“毗陵六逸之冠”。書法主要學(xué)褚遂良,得其神髓,遒逸可愛,畫筆生動,被稱為“惲體”。(德國頂級cruse平板大幅面掃描儀超清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