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寧(1688—1766),是意大利人,生于米蘭,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國,隨即入宮,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shè)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由于郎世寧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宮廷畫家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乾隆二十二年(1757),郎世寧正值七十大壽,為此,皇帝還特地為他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生日當(dāng)天上午,郎世寧赴圓明園晉謁乾隆皇帝,除了貴重物品賞賜外,得皇帝親筆題寫的頌辭,在從圓明園返回城里的路上,郎世寧更是榮耀萬分,坐在華麗裝飾的轎內(nèi),由24人的樂隊作前導(dǎo),后面有不少滿漢官員騎馬相隨,所有在京師的傳教士也都聚集在宣武門的天主教南堂,為郎世寧祝賀。
本幅雖然是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顏料來作畫,但在馬匹、人物和柳樹的表現(xiàn)上,卻融入了西畫著重光影的手法,顯得立體感十足。右下角的簽名,用極工整的仿宋體書寫,據(jù)此推測,此畫應(yīng)是郎世寧來華初期,亦即雍正年間(1723-1735)的作品。
他的作品與中國傳統(tǒng)的水墨畫,結(jié)合西洋畫,色彩明暗聚焦透視的繪畫手法。八駿圖,是在一棵壯實粗大的柳樹下,在境界秀麗視野開闊的環(huán)境中,畫著色彩不同的八匹駿馬,神態(tài)各異造型逼真色彩外貌十分準(zhǔn)確生動無不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