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瑛(1585-1664),一說(1585-約1666),明代畫家。字田叔,人物畫像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東郭老農(nóng),所居榜額曰“城曲茅堂”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畫家之一。工書善畫,長于山水、花鳥、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師畫家沈周,落筆秀潤,臨摹唐、宋、元諸家,師黃公望尤為致力。晚年筆力蓊蒼勁,氣象峻 ,與文征明、沈周并重。
藍瑛的山水畫藝術(shù)成就,得益于他“性耽山水”。雖然他下苦功夫臨習了晉唐宋元諸家,并達到了精妙亂真的程度,但他不以摹仿為能事。他不僅擅于師古人之意進行變革創(chuàng)新,而且還注重生活,注重行萬里路,飽游飫看,“游閩粵荊襄,歷燕秦晉落,涉獵既多,眼界弘遠”。因為他胸中有真丘壑的觀察積累,眼界開闊,所以能落筆縱橫,水墨淋漓,獨創(chuàng)一格一派—武林派。藍瑛的繪畫,影響廣泛,師法他的人可分成三類:一類是藍瑛的嫡傳弟子,如早期的劉度、藍孟等人;第二類是出自藍瑛的嫡傳弟子門下或模仿藍瑛畫風的職業(yè)畫家,如藍濤等;第三類是早年曾經(jīng)出自藍氏門下,后來自立門戶創(chuàng)立了獨立畫風的陳洪綬、禹之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