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1] 漢族,廬江郡舒州(今安徽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后省刪定官、御史檢法。好古博學,長于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風痹致仕,歸居龍眠山莊,自作《山莊圖》,為世所寶。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等。
李公麟《臨韋偃牧放圖卷》絹本,現藏故宮博物院。此圖的母本系唐代韋偃的精品,是李公麟奉宋徽宗之旨而摹,表現了幸官馬夫牧放皇家良駟的壯觀,氣勢如虹的場景,共畫了1286匹馬和143個人,顯示出大唐帝國的強盛。全卷的氣勢由雄壯剛勁,轉化為柔和平緩,構圖從密集緊湊漸成疏松流暢,敷色精細而無華貴之氣,畫風清雅,淳樸溫潤,全卷構圖講究章法,疏密聚散變化有致,前半部擁塞、緊張,后半部疏散、松弛,富于節(jié)奏感,足見畫者功夫之深厚,展現我國古代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