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詵(1036-?),北宋畫家。字晉卿,太原(今屬山西)人,后徙開封(今屬河南)。熙寧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國大長公主,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元豐二年,因受蘇軾牽連貶官。元祐元年(1086)復登州刺史、駙馬都尉。擅畫山水,學王維、李成,喜作煙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潤明潔,青綠設色高古絕俗。亦能書,善屬文。其詞語言清麗,情致纏綿,音調諧美。存世作品有《漁村小雪圖》《煙江疊嶂圖》《溪山秋霽圖》等。
此圖原載《四朝選藻冊》。圖繪二位仕女,佇立樓臺遠眺,一位站立桌旁泛覽古玩,其態(tài)悠閑自在。樓前古松蔥蘢,亭樓隱隱可見。作者用嚴謹、縝密的界畫作樓臺,細筆勾松針,筆法嫻熟勁健,設色鮮艷和諧。裱邊舊題簽「王詵飛閣延風」。但從畫風對比分析,與王詵風格不同,故改為無名氏作。畫中無款,鈐二?。ㄒ话胗。┎豢杀?。對開有清高宗弘歷題詩,鈐「八征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自強不息」等印。曾經清內府收藏,不見著錄。